山東商報·山海新聞記者 于大龍 李云聰
9月26日,山東商報·山海新聞記者在聊城市召開的“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”企業家系列聊城新能源和高端軸承產業鏈專場記者見面會中了解到,聊城市作為全國五大軸承產業集聚區之一,擁有全國最大的軸承交易市場和最完備的零配件生產體系,聊城精密軸承集群成功躋身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(全省僅13個)。軸承產業鏈現有山東金帝精密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山東東阿鋼球集團有限公司國家單項冠軍企業2家,山東省宇捷軸承制造有限公司、山東博特軸承有限公司、山東華工軸承有限公司等“小巨人”企業9家、臨清市同興軸承鍛造有限公司、山東凱美瑞軸承科技有限公司、山東藍宇精密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等省級“專精特新”企業109家,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個(臨清市中小軸承特色產業集群)、省級特色產業集群2個(臨清市軸承特色產業集群、冠縣綠色智能鍛造特色產業集群)。形成了從東阿縣軸承滾動體、東昌府區保持架、冠縣套圈到臨清軸承組裝加工、倉儲物流、市場銷售較為完整的軸承產業鏈條。今年5月出臺了《聊城市高端軸承產業鏈2025年度工作要點》,明確提出到2025年底,產業產值突破127億元,引進上下游項目14個以上,培育5億級企業1家、億級企業18家。積極培育軸承生產龍頭企業,加快發展高附加值軸承產品,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從中低端向中高端轉型升級,推動聊城市高端軸承產業鏈高質量發展。
聊城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劃發展科科長、四級調研員李然同志介紹,針對軸承企業發展所需,為推動高端軸承產業發展,下一步,市國資委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。
聚力品牌建設,深化產業協作。持續辦好軸承產業高層論壇,引進高水平檢驗檢測機構,依托二級節點加強質量追溯、知識產權保護,集中資源打響“聊城軸承”區域品牌,培育更多“好品山東”品牌企業。推進數智轉型,賦能智能升級。依托軸承產業大腦推進軸承產業人工智能本地化部署,持續提升軸承產業數字化、智能化服務能力。助力骨干軸承企業加快推進數字化改造、智能化轉型,力爭培育更多軸承領域的省級智能工廠、數字車間、智能制造場景。深化產教融合,培育專業人才。發揮聊城科技職業學院資源優勢,靶向引進高層次人才,通過校企合作、產學研深度融合,培育本土化軸承專業技術人才。持續跟進與河南科技大學、中軸協、洛軸所有關產研院建設、軸承人才培養和機械制造專業教師發展的合作對接,加快推動聊城市軸承產業高質量發展。優化鏈群布局,重構產業生態。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系對接,探索組建軸承產業公司,助力軸承產業創新聯盟優化重構,推進產業鏈企業跨縣域合資合作。做好產業項目謀劃,加快構建“一核三組團”格局(“一核”即以臨清煙潘唐三鎮為主體的軸承產業核心區,“三組團”即以冠縣清水鎮為主體的鍛件產業組團、以東昌府鄭家鎮為主體的保持器產業組團、以東阿經濟開發區為主體的鋼球產業組團)。打造國際標準,升級智慧市場。迭代升級軸承市場,聚力打造世界知名的軸承交易專業市場、“智慧市場”。積極推動“聊城軸承”更好融入和支撐裝備制造供應鏈,提升“中國軸承貿易之都”國際影響力。
(山東商報•山海新聞聊城記者站歡迎各界投稿,提供線索,包括文字、照片、短視頻。新聞熱線:18678811365)